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大德善女黄马家兰,五十余载慈善路,众人敬称“黄妈妈”善济有约

image.png

黄马家兰说:

我这一生很少说不,人家来找我帮忙,我能帮就尽量帮,这是我的原则。成就人才,就是成就我自己。

image.png

五十余载慈善路,众人敬称“黄妈妈”

“为慈善劳走奔波是举手之劳,并不辛苦,每天待在家里是浪费人生。”

大德善女黄马家兰,一位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从来不说“不”,一位始终坚信做慈善“出力”要比“出钱”更重要的华人慈善家。生于马来西亚的她,童年在抗战硝烟中度过,苦难与挫折没有使她怨世,反而铸就了她扶弱助人的个性。

她的一生十分传奇,曾经是保龄球国手,与比她年长21岁的丈夫黄国量经营过矿场、船厂、酒店等行业。他们曾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创立事业。黄马家兰从50多年前开始投入慈善事业,当她退休,离开商海后,更把慈善当成新的事业。半个世纪以来,她所捐出的善款大小数额加起来约2700多万新元,且资助世界各地无数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一生坚信教育和慈善的黄马家兰说,她是幸运的人,家人平安健康,事业学业都顺利,她感恩并珍惜生命的福泽,也希望为别人的生活带来温暖和阳光。

image.png

施比受更有福

黄马家兰分享,过去曾以2500万元变卖私宅,除留下200万元,其余2300万元都用在各项慈善捐款,后来又陆续捐赠400万元。

2018年7月28日,她参加了由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校长莫顺宗博士主编的《马新慈善家》一书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颐和厅举行的新书发布会。此书共收录了马来西亚及新加坡20位慈善家(15位马来西亚的慈善家及5位新加坡的慈善家),记录他们为本国和中国的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

image.png

新加坡这5位慈善家包括蔡天宝、黄马家兰 、张东孝、傅春安及何侨生。此次她与慈善家张东孝(柯木林代表)、慈善家傅春安(严孟达代表)共同前往北京参加盛会。现任马来西亚原产部部长郭素沁、中国全国政协委员敖虎山、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等,马新两地的慈善家及其代表,热心慈善事业的各界人士100多人出席了这次盛会。

2023年,年值85岁的黄马家兰在寿宴之际,仍不忘慈善公益,把亲笔画作、珠宝以及珍藏捐出,举办了三天的慈善义展,共捐出100多幅作品,有85幅画是出自黄马家兰之手。黄马家兰钟爱指画,还拜师名门仔细钻研,心血来潮便作画,有时一天可站着画五六个小时,有时甚至废寝忘食至凌晨三四时,她的画作淡逸劲爽、秀丽壮美,令人赏心悦目,收藏价值很高,而义卖所得也被她全数捐助新加坡本地多个单位。

而85岁寿宴所进行的义展,并非黄马家兰的首次寿庆义展,她在75岁义展捐出六七十万元,80岁义展捐出五六十万元。

黄马家兰谦虚透露,有钱的人很多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应用,她希望成为抛砖引玉的人。

image.png

一生坚信教育的“黄妈妈”

“黄妈妈”这个名字,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深的亲切与暖意,让人们感受到一份家的温暖和母爱的呵护。然而,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故事却是不平凡与伟大的。她以伟大的爱心和坚韧的意志,用双手托举了六百多位孩子的未来,为他们铺上了求学之路,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追求梦想。

image.png

“黄妈妈”不仅是一个母亲般的代称,更是一位慈爱的导师和恩人。她扶弱助人的个性让她将大爱奉献于世人,无私地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孩子。迄今为止,她已经共助养了数以百计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了生活的支持和学习的资助,让他们有机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黄马家兰从22岁开始助养第一个孩子,如今已经持续地帮助830多位孩子。她心怀一份伟大的愿望,那就是让每一个穷孩子都能够接受大学教育,不让贫困成为他们实现梦想的绊脚石。这份崇高的心愿驱使着她捐助了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大学,她的慷慨善举让她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尊敬。

image.png

“黄妈妈”这个名字如今已经越叫越响亮,它已经不再仅仅代表着一个人,而是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更多的人们投身于公益事业,用爱心去关爱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黄马家兰用自己的善举点燃了希望之灯,成为了孩子们生命中闪耀的明星。

image.png

多年前的心愿

上世纪30年代,祖籍广东的黄马家兰出生在马来西亚怡保的一个普通华人家庭。20多岁时的一次中国贵州行,让她最初萌发了领养孩子的想法。黄马家兰说,当时她目睹了每天上学都要起早摸黑,走上几个小时山路的穷苦孩子们,年轻的她当即就许下了一个心愿:她要资助48位穷困孩子,帮助他们生活、成长,直到完成所有学业。这个年少时许下的心愿并非一时冲动,此后数年间,这个心愿不但变成了现实,而且每当有一位孩子完成学业后,黄马家兰就会马上再资助一名穷困孩子,保持原先的受资助人数不变。

未读大学是她的遗憾,所以她决心帮助学子们求学,设立各类奖项来帮助学子们更好的完成学业。而被捐助的很多人读了大学、博士,时光荏苒,如今“黄妈妈”最大的“孩子”已经年近60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成人之后,自己也开始了资助孩子的慈善之路,帮“黄妈妈”接力,这些令黄马家兰很是欣慰。

image.png

image.png

独特的教育理念:

成就人才,就是成就自己

在过去的50多年里,黄马家兰资助孩子们的事业并不仅仅止步于提供资金援助。她通过书信和探访等形式,时时关注着每一个受资助人的德育教育。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使得她的慈善行为超越了简单的金钱援助,而成为一种持久而深刻的陪伴和指引。

“黄妈妈”深信“出钱”或许能够帮助孩子渡过眼前的困境,让他们有机会健康成长,并成功地踏入成年阶段。然而,她更加坚信,“出力”才能使孩子真正茁壮成材。因此,她不仅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是尽心尽力地投入其中,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image.png

黄马家兰于2006年出资约500万在新加坡管理大学设立奖学金,此后又以丈夫的名义投入约250万设立“黄国量全国小学生优秀奖学金”,鼓励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刻苦学习,取得优异成就。

她也曾遇到家境富裕的学生领取她提供的奖学金,这让她重新审视奖学金的正确用途,最终将奖学金改成了助学金。

在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后,黄马家兰进一步把目光转向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上。2012年,她出资约800万帮助新加坡管理大学设立“黄马家兰学生心灵辅导中心”,中心拥有四位常驻教授,专门为学生解决各类心理上的困扰。

黄马家兰说,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她希望,这样的举措能在更深层次上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彷徨和迷失,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保障。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梅雅诺教授对此亲自向黄马家兰致信,感谢她的善举为学生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黄马家兰所代表的慈善精神,不仅在她的个人故事中闪耀光芒,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启示。她的坚持与奉献,为社会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传递爱与温暖。她用自己的善举和不懈努力,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真正的“黄妈妈”。

image.png

教育慈善后续影响

 从提供生活保障到鼓励刻苦学习,再到关注心理健康,黄马家兰的教育慈善对受资助学生的关怀越来越深入,关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她还先后资助了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连士升青少年文学基金”,新加坡当地以及一些国际性的文艺活动,并为莱佛士音乐学院的课程建设提供捐款,希望自己的慈善事业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在人文和艺术方面的发展。新加坡文艺协会前会长骆明曾把冰心老人“有了爱就有一切”的格言用在黄马家兰身上,认为她将这种爱付诸到各种实践中去,为受资助学生的人生发展带来很多益处。

image.png

结缘善济

黄马家兰与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已经相识数十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她目睹了卓主席在慈善事业上的不懈付出,深深地敬佩着他那份不图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缘分始于几十年前,两家相伴一同前往台湾时,卓主席亲自在寺院为黄马家兰点灯,祈愿她长命百岁。这一份深情的举动让黄马家兰感动不已,从此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image.png

黄马家兰也经常为卓主席点灯,祈愿他的身体健康,不要太过操劳。这份关怀与祝福体现了她对卓主席的深厚情谊和真挚友情。

这样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彰显了黄马家兰与卓顺发太平绅士之间特殊的友谊。他们彼此的支持和祝福,见证了时间的流逝,也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共同传承了慈善事业的真谛,成为社会上的榜样,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公益行动,传递爱与温暖。

image.png

:您做了很多的慈善,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投身于慈善事业?

:从1947年开始,当时我只有9岁或10岁,我常常跟随父母一起去听一位大师父讲经。后来得知这位大师父是著名的弘一法师。当我知道师父他计划前往国外,我向爸爸请求借给我10块钱,爸爸疑惑地问我要这些钱做什么。我解释说我想给这位老和尚一些钱,因为他在外出几个月的时候需要吃饭和食物。我希望能用这10块钱帮助他。爸爸答应了我的请求,于是我跪在一旁将这些钱献给了大师父。

当时,大师父询问我是谁,爸爸告诉他这是我的女儿,我妈妈也在一旁确认。他们告诉大师傅:“这个孩子你要好好养育,将来她不寻常,他将会帮助很多贫穷的人,也会帮助很多出家人。”

这件事之后,我回到家里,爸爸告诉我不要过于慷慨,一出手就是10块钱,要知道10块钱的价值。他解释说我们家里有三个佣人,其中一个负责煮饭月工资5块钱,另一个负责家里的打扫工作月工资6块钱。我给大师傅的10块钱相当于一个佣人一个月的工资,爸爸觉得这样做太过慷慨了。我当时便跟爸爸说,我可以去帮忙抬东西,用打工挣来的钱还给他。

在打工的过程中,我扛了5公斤及10公斤的米、虾米等东西。我发现工人们都是用布将东西绑在肩膀上,有些物品很重,可能有几十公斤重。我也学他们一起扛,认真地工作,直到赚到足够的工资交给爸爸。然而,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钱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我日后的慈善之路奠定了基础。我发誓将来要做慈善,用我的财富帮助那些贫困的人们。这个誓言从那时候就已经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您个人的慈善价值观是什么?

:我觉得慈善的本质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而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回应。我父亲曾是抗日军,在那艰难的年代,我们家乡1942年受到日本的侵略,我们都不能点灯,怕被敌机发现。我们每户人家都制作了高高的床或板凳,大家躲在里面睡觉、学习、工作,全外面一片漆黑。我们家几位抗日军成员,他们在里面写文章,而我们小孩子就帮忙印刷,妈妈也参与其中。每天妈妈还用脚踏车把传单悄悄送到外面,帮助抗日的工作。

然而,有一天我被日本人抓住了,篮子里装满了传单。妈妈知道后,把我放下来,请求旁边的人带我回家,因为我不能跟着她。我亲眼目睹了妈妈被日本人抓走,遭受折磨,那一幕让我心痛不已。1949年以后,我们一家慢慢恢复生活,店铺重新开张,但所有的东西都被掠夺一空,我们只能一点点重建。那时,妈妈吃饭时总是坐在一边,我很不理解。后来才知道,她得了肺结核,怕传染给我们。

于是,我心怀感恩,独自去拜见观音菩萨。我请求观音菩萨延长妈妈的寿命,愿意自己减少一碗饭来供奉她。自那时起,我开始习惯只吃一碗饭,多年来从未增加过一口。我许下心愿,无论何时看到有人辛苦或困难,我都希望能帮助他们,减轻他们的负担。我并不完全理解这是否属于慈善,但我知道我内心深处的承诺。

我最尊敬妈妈的一个举动是她从不说“不”。那个年代,我们家非常贫困,东西都被日本人抢光。但是即使我们自己都没得吃,妈妈仍然借给那些来求助的人。她认为,那些人一定比我们更需要帮助,我们应该尽力去帮助他们。她总是坚信,善行之后必会有善报。

:可以分享一下您对生命的理解与看法吗?

:生命无常,所以我选择不过多思虑未来,而是专注于当下。我将每天看作是宝贵的礼物,珍惜每一刻。人生瞬息万变,我们无法预知何时结束旅程。因此,我不愿将精力放在担忧上。我选择过好每一天,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去考虑太多未知的东西。忙碌的生活也让我忘记了一些小病小痛,因为我专注于前行。这是我的人生观,活在当下。

: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下您跟善济医社的缘分吗?

:我认识善济医社几十年了,我尊称卓主席为大哥,我很尊重他。几十年前我们去台湾的一次经历让我深感他对我的重视。他点亮了一盏灯,寓意着长命百岁希望我能帮助更多的人。从那时起,我也常常点灯祈福给他,不论是大法会还是其他场合,尤其是最近听说他身体不舒服,我担心他太过操劳,事务繁忙,而我的祝福之灯也因此更加频繁地点亮。

有些师父认为我在这个世间是难得一见的人,卓顺发和我一样,我们都做了很多善事。他的人际关系比我更广泛,运气也更好,而我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尽管如此,我仍竭尽全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虽然这两年我的收入下降,但我每年仍投入五六十万来资助学生读书。这两年对我来说确实有些辛苦,本来我不敢冒大风险,但为了帮助更多人,我不得不进行一些高风险的投资。虽然幸运地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我仍需小心谨慎,俄乌战争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战争的发生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影响,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特别是对那些大投资家而言,影响更加深远。

:您跟卓顺发太平绅士相识多年,您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一位非常大方、善于交际的人,而且由于他的交际,他才能把善济医社发扬光大到今天,他不简单。有时我会跟他开玩笑,我知道他对善济真的付出了很多心血,非常努力,做了许多事情。但与他相比,我觉得他的命运比我更好一些,因为他能够迅速组织一大帮人来支持慈善事业。相比之下,我比较辛苦一点,如果有困难,我就自己去努力,很少向他人募款,大部分都是我自己出资。不过,这就是我特有的方式,大哥的命运可能相对比较轻松一些,我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每一份善举都是从我的口袋里拿出来的,所以相比之下我可能辛苦一些。

:您有什么话想对卓顺发太平绅士说?

:我希望大哥不要过度操劳,虽然他在慈善方面非常成功,但我们都应该注意不能一直不停地奔波,过度的努力可能会损害健康。因此,我建议他还是要注意照顾自己,保重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你我都有帮助他人的心愿,世界上需要像你我这样的人,能为贫穷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他们能够摆脱一些苦难。

我的心愿就是祝愿每个人身体健康。请大哥也不要过度劳累,也不要过度拼搏,要适时地静下来。我们可以保持努力,精神饱满地迎接挑战,但总有一天需要冷静思考,不要过于冲动。保重身心健康,感谢你为慈善付出的一切。我希望善济医社能够继续发扬光大,现在马上芽笼总部即将开幕,已经足够了,用它来帮助更多的人。你已经付出了足够多,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要幸福地生活,毕竟我们都已经不年轻了。再次感谢你,祝福你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福寿绵长。

关于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

卓顺发太平绅士

2022年,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出版了第八本励志心语分享《四季匆匆,春天太短》,以自己的感悟向社会大众输送正能量。卓顺发主席说:帮助一个人,等于帮助一个家庭,任何一个人生病,一家人的心情都会受影响,我们的使命就是帮助病人离苦得乐、解除病痛,创造健康幸福快乐的家庭,和谐社会。而这些也正秉承了善济一直以来的慈善精神:尊敬的信念、尊敬的方式、尊敬的态度、尊敬的行为,是慈善最好的尊重基础。

2014年,卓顺发太平绅士荣膺DYMM Sultan Mahmud Badaruddin lll, Sultan Palembang Darussalam苏丹殿下赐封拿督斯里勋衔。

2015年,卓顺发荣获新加坡总统志愿服务及慈善事业奖(PVPA),这是表彰其为新加坡慈善事业作出成就和贡献的最崇高奖项。

2019年获《福布斯亚洲》杂志评选为亚洲慈善英雄,这是表彰那些长久以来在亚太区在慈善方面的卓越人士,当中包括企业家、亿万富豪和演艺界明星,这些人士投入心力帮助解决区域间面对的各类难题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2023年4月18日,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新加坡慈善家、新加坡名人、名作家卓顺发先生获哈莉玛总统委任为太平绅士。

image.png

新加坡哈莉玛总统为卓顺发太平绅士颁发委任状。

哈莉玛总统今年委任78名社会贤达为太平绅士,其中44位是首次担任太平绅士,有21人已经担任太平绅士超过十年。目前新加坡一共有185位太平绅士。太平绅士(Justice of the Peace)这一称呼来源于十二世纪的英国,简称JP,不是官衔,由狮心王理查一世创立。新加坡以前是英国的殖民地,现在也是英联邦国家之一。本地的法律体系很大程度是沿袭了英国的法律体系,所以新加坡也承袭了太平绅士的制度。起初是国王授封守护和平的骑士,现在是政府授予有信誉的民间人士,担任维护社区安宁的工作,成为骑士的要求很高,需要能文能武又礼貌,故译作“太平绅士”。

image.png

这是卓先生第二次受委太平绅士,这项委任再次肯定了他在慈善、公益、专业、公共社会领域的显著贡献。

image.png

2023年5月4日,他十五年来肩负主席重担,并且不领任何薪酬,荣获“行善品牌( Brands For Good)“奖冠军,这代表了由卓顺发太平绅士领导的善济医社慈善事业再获社会大众的肯定。

image.png

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左二)今早从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右二)手中接过“行善品牌”奖项。

由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主办,凤凰卫视协办及制作的《第17届. 2022爱心奖颁奖典礼》,于12月11日(星期日)下午4时在香港主会场凤凰卫视大埔总部、北京凤凰中心分会场同步举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位得奖人、华人公益领袖汇聚一堂,共襄盛举,一同见证各得奖人为慈善奋斗的事迹。

新加坡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BBM(L),PVPA是唯-海外获奖人,也是新加坡第-位获奖者,他亲临香港出席颁奖典礼,以实际行动响应“爱心奖”的精神,将17万美元奖金(约23万新元)捐回给主办单位作为扩展慈善事业。

image.png

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副主席刘李丽珉(左)、陈赵满菊(右)为拿督斯里卓顺发太平绅士 BBM(L),PVPA颁发“第17届2022世界华人爱心奖”。

关于善济医社

作为非盈利的中医慈善平台,善济医社常年1000万左右的营运费用来自各阶层热心人士的慷慨捐款,而善济的病人大部分来自低收入家庭。每十元善款可以惠及来自低收入家庭的1个病患人次到善济医社问诊、拿药完全免费;为1个病患减轻病痛,延年益寿,同时也等于帮助了整个家庭的全部成员,让他们离苦得乐,创造幸福美满家庭,和谐安乐社会。

一直以来卓主席都大力提倡:宽容、大爱、慈悲、感恩和奉献这五大文化价值观。卓主席曾说过: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被理解、被认可和被尊重的,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在生命的最初,我们都是心中有“善念”的。

image.png

善济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与善济医社总部新大楼合影,致力打造“善良之都”,善济2千万购新大楼!

善济医社位于芽笼6巷208号,作为未来服务大众的总部大楼正在进行内外部的装修。为了大力拓展慈善事业,创造和谐社会与幸福、健康家庭,致力于打造新加坡为“善良之都”,善济正积极展开筹款活动。

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卓顺发太平绅士受访时透露,慈善事业是五千年历史优秀中华文化的一种光明、使命与内涵 。他感谢社会人士的支持,也提到此大楼的初衷是为了延续慈善教育,尽心尽力服务社会大众。

image.png

新大楼共有五层楼高,大楼占地面积是5094方尺,总楼层面积达1万1722方尺。地下层是车库。

第一层将设有关怀和分享活动区,可接待社区的年长者做健康检查,如中医咨询,药物、针灸和推拿治疗,提供自助餐、娱乐节目和礼品,与居民和年长者分享交流。

大楼设有接待咨询、捐款捐赠、领取礼品物资等相关事宜的接待处、直播间和为有需要人士提供免费剪头发的理发室。

第二层将会是多功能活动中心,由小房间组成,可举办小型活动,如会议、研讨会、分享慈善教育的课程等,整个区域可以开放举办展览。还有弘扬中华慈善文化的历史走廊、多媒体播映室、播放电影或者宣传片、儿童娱乐区、咖啡厅交流站等等。

第三层是善济医社的办公室与会议室。

第四层则是一个公共区域,包括空中花园活动中心、一个可容纳60人的多用途室内活动室、来宾接待处及一间展示着善济百年事迹的历史走廊。

通过历史走廊的展示,弘扬中华慈善文化,让大家了解善济的文化、精神和理念,使先辈们所留下的珍贵经验得以传承至下一代,让慈善在新加坡的社会里蒸蒸日上。

四楼露天活动区域的设计,以绿色为主,想营造一个空中花园的氛围,给同事们和访客一个舒适的环境聚集和交流。

新大楼的部分地方是让大家共享的,欢迎不同的慈善机构或中医机构来合作,一起研究和分享慈善事业,并把新加坡的慈善事业扩大、做善、做美、做好。

善济善济秉承着5大文化价值观:宽容、大爱、慈悲、感恩和奉献及善济的信念,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善与国同在,济与民同心。配合国家建设、创造和谐社会。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发扬华族互助优良传统,以慈悲为怀的崇高宗旨,不分种族、宗教和国籍,在全岛14间分社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传统内科问诊、低收费的药物、推拿理疗及保健护理服务,继续服务社会、让更多社会人士受惠。

在过去的9年中,善济医社总共看诊人次达305万;施药帖数高达597万。善济医社计划未来5年继续扩大服务,预计可达到250万看诊人次,以及480万施药帖数。

image.png

image.png

善济医社不仅提供中医医疗服务,还通过深入社区开展爱心活动,传递大爱精神,预计今年能帮助20万人。这些活动包括向租赁组屋居民和有需要人士发放负离子保健袜、在母亲节和中秋节时发放母亲节礼包和月饼礼盒,以及向社区有需要的人士分发大米和咖啡。

致力打造善良之都善济2千万购新大楼!为了拓展慈善事业,以服务惠及更广大的民众,善济以2000万元购置芽笼一栋永久地契大楼作为总部,欢迎善长仁翁慷慨解囊,支持善济医社。

乐捐的商家宝号或个人芳名,将铭刻在医社善心人士榜上,永记功德!

$100,000以上的善心人士榜将展示在大楼门口

$10,000以上的善心人士榜将展示在4楼接待处

慈善事业 大爱同理

光明同行 共襄善举

黄马家兰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黄妈妈有三个子女,九个孙子孙女,她可在家享清福,可她却选择了慈善之路。子女们都非常独立优秀,并支持母亲不遗余力地做慈善。黄马家兰与他的先生一起赚到很多的财富,而孩子们非常支持她做慈善,并没有要分享父母的财富。黄马家兰用这些财富支持教育,在中国、缅甸、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资助了很多学校。

image.png

2008年,黄马家兰的丈夫黄国量先生以92岁高龄往生,黄妈妈一如既往,继续他们的慈善事业,当年他们夫唱妇随,开创事业,但他们并没有贪图过豪华奢侈的生活,而是取之于社会,而又用于社会。

2018年,新纪元大学建校20周年出版《马新慈善家》一书,把马新慈善家的事迹记录其中,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颐和厅举行的新书发布会,其目的是传扬南洋华人为华教与文化默默的奉献精神。黄马家兰受邀参加,她认为,活动放在北京举行,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发展,也希望中国来助力推广。

她无论何时总是以一颗感恩慈悲的心对待大家,她曾一再谦虚的强调说:“我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人,有钱的人很多,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运用,我只希望可以引导大家多做善事,那些拿很多金钱赌博的人,如果可以拿出十分之一的钱做善事,我就非常感恩了。做慈善要不求名利回报,不能捐出1个苹果而想要拿回2个。”

黄妈妈做慈善总是从心出发,她心中有佛法,她相信善念的力量,她要以她的善举感召更多人做善事,愿慈善大爱源远流长。

image.png

九岁便知行善事

黄马家兰儿时常跟随父母亲去听老法师讲课,在她九岁时,弘一法师将远行美国几个月,黄马家兰听说后,考虑路途遥远远行数月,担心法师会挨饿,向父亲借了十块钱,跪下供养这位眼前的老人家。法师当即讲:“这个孩子你帮我好好的养着,好好的教养他,他将来不简单的一个人,他会帮助很多贫穷的人,他会帮助很多出家人。”

而她回家后,在受到父亲训斥讲解当时十块钱的重量时,小小的她毅然提出了给父亲打工还钱的要求,在商铺帮忙搬运货物做杂活,还清后十元钱后,她当时便发愿,以后做更多的慈善,帮助更多的人。

image.png

母亲教育远流长

善良有时会被人利用,而黄妈妈的慈善准则是“从不说不”,她曾这样说:“我这一生很少说不,人家来找我帮忙,我能帮就尽量帮,这是我的原则。”

面对有时一些人来编故事欺骗她,黄妈妈选择的是“不借”,而送。如果一个人问黄妈妈要1000元,她心甘情愿的给1000元去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如果有人向黄妈妈借1000,那黄妈妈就送他500、300、200元,久而久之一些人也不好意思前来讨要了。

黄妈妈的“不借”方法是向她的妈妈学的,她的妈妈也从来不说不一个字。在抗日时期,日本人烧杀抢掠,许多家庭的物资被强取豪夺走,黄妈妈的阿公虽然有地可以种蔬菜水果吃,但米也不足一罐了。隔壁的人向她的妈妈借米,她妈妈就不说什么直接给对方。

面对孩子们的疑惑,黄妈妈的妈妈回答:“你们记得他来求我们的东西,一定他比我们更难过,更需要我们才借给他。”

黄妈妈回忆说:“假如他是来骗你的,他骗我一次,不能骗我两次,第二次有人来借钱,借一块钱,就给两毛。以后有人来跟你借什么,不要说一个不字,不可以说。我给不了你一块,我给你三毛了。好像我没有米,我这边有木薯,有番薯,也有很多东西我可以给你拿去吃。”

黄妈妈的母亲在困难时期依旧做慈善,母亲在她儿时的一番话结为一颗种子,种在心上,随着她的成长而成长,最终也惠泽众生孩童,将爱传承下去。

image.png

大德善人黄马家兰

关于生命,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黄妈妈对待生活总是感恩,她在幼时便以自己澄澈的心灵,以行动了解到世间苦短,人有作为便可改变环境。不管是儿时,还是长大成人,她选择了用接近一生的时间将爱化作物质,精神,哺育大众。

image.png

大德善女黄马家兰女士热心慈善事业的赤诚之心有目共睹,除了教育,她对佛教相关的慈善活动大力支持,时常二话不说慷慨解囊。不管是慈善,艺术,还是教育业,她都以自己的力量绘制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黄妈妈时刻感恩,从心出发,将善举以双手捧爱,将爱散播大地。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