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徐菊芬:在基层网格中绽放光彩
她坚守初心、扎根基层,成为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她践行宗旨、关心群众,成为网格化助力精准治理的有心人……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盐城分公司盘湾网格负责人徐菊芬。
怀一颗初心,扎根基层岗位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徐菊芬对大伙说:“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没有广大农民群众,就无法凝聚民族解放的伟力。在新时代,农村仍然是党的事业的基层基础,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谈到农村,徐菊芬总是有着那种真挚而热切的情怀。
1974年,徐菊芬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较为贫困,正是党的好政策和乡亲们的关心支持让她能够接受学校教育。心怀感恩的她,年少时便树立了加入中国共产党,服务农村、回报乡亲的理想,王进喜、焦裕禄是她学习的榜样。2006年,她加入中国移动的大家庭后,便自告奋勇到最偏远的乡镇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不断提升本领、磨砺品行。2016年,徐菊芬成为盘湾网格的网格长,也是公司网格长队伍中年纪最大的。她深知基层网格工作蕴含着大文章,关系到党的事业和群众福祉。多年来,她坚持以“团结、认真、吃苦”的要求打造团队,推动力量在网格凝聚、效益在网格创造、问题在网格解决。大街小巷、园区厂房、田间地头,常常可以看到徐菊芬和员工并肩奋斗的身影。青年员工李冬梅说,徐大姐就像是一根点燃的蜡烛,奉献自我,点燃了更多人的梦想。
建一张大网,传递智慧力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为服务企业及时复工复产,徐菊芬带领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协助射阳县特庸镇政府等3个单位开通云视讯,为射阳县特庸镇卫生院等4个单位开通信息化办公系统,为江苏艾菲特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开通“燃信”业务,在江苏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建设智能方舱,为企事业单位快速复工复产提供大数据智能化保障,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面对“智慧三农”快速发展的信息化需求,她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源,带领网格员工推进农村驻点服务,走进田间地头统计建设需求,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服务区域内3个镇39个村的移动光纤宽带“全覆盖”,帮助当地居民打通了利用互联网致富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在此基础上,徐菊芬协同镇里的大学生“村官”手把手教大家开网店,拓展致富路子。借助网络,盐城苏绿丝绸有限公司在两年半时间里从小作坊发展为年产值3000万元的企业,生产的蚕丝被更是成了“网红”产品。
走访中,徐菊芬发现许多农户在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中缺少专业指导,她便在日后的工作中留心观察,主动作为,发掘网格内的农业技术能手,积极建立农技人员和农户沟通联系的桥梁。由此,西兰花规模效率种植的成功经验不断复制推广。
2021年以来,徐菊芬带领同事们积极响应平安乡村建设要求,助力盘湾镇在全市率先建成平安示范镇区,为群众装上了“智慧眼”守护居家安全,满足了基层农户的所盼所需。在盘湾镇的产业园厂区,徐菊芬深入企业普及信息化知识、推广信息化应用,为企业提供考勤、远程控制、签单、安保等一体化线上智能服务,帮助企业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传一片真情,造福万千百姓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一项伟大的壮举。在盘湾镇,曾经的困难户乐道德在徐菊芬的帮扶下发展蛋鸡养殖业,并踊跃参与药材鸡特色养殖项目,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年收入稳定在8万元以上。说起这些,他总是难掩感激,“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徐菊芬,我们哪能想到过上现在的好日子。”盘西社区的王中华在外务工受伤后不能干重活,徐菊芬帮助他在村部附近设立一个移动便民服务站,顺便开小卖部和经销婴儿用品的网店。只用一年时间,王中华就脱贫致富了。如今,王中华的小店已经成为周边规模最大的便民超市,生意红红火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徐菊芬第一时间想起的也是基层那些困难群众。她购买了1500只防护口罩送到留守老人家里,让那些出门不便的老年人有一份保障。
岁月的年轮里,镌刻了徐菊芬和同事们走村串户的足迹。针对老年客户群体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徐菊芬专门设立农村老年智能手机讲堂,组建志愿服务队,耐心教老年客户使用手机,受到广泛称赞。在她的牵头下,网格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射阳县盘湾镇新沃村二组的留守老人吴奶奶激动地说:“去年疫情期间,最让人放心不下的就是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和上学的孙子。后来在徐局长的帮助下,我能够天天在手机里看到儿孙,心里踏实!”
把荣誉视为新起点,把责任视为新使命,徐菊芬致力于开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未来,让信息时代的畅通便捷能够惠及千万寻常百姓,在基层事业中留下更多更深的劳模印迹。